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厭食症(英語:anorexia nervosa),一般稱為厭食症(英語:anorexia)[1]是一種飲食疾患,一般分別為約束形以及暴食形;其中約束形厭食患者多不勝數,此患者會萬分擔心體重及食量少;但厭食症患者不同之處,會出現以下的病態症狀:體重不足營養不良;永遠不想體重增加、千萬渴望變瘦、採用限制飲食[2]、自願禁食、催吐、服用瀉藥或過度運動。儘管厭食症患者體重過輕,但也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正常體重[2][3]。當被問到健康狀況時,他們通常否認自身存在較低體重的問題[4],甚至於已經出現明顯過於消瘦的症狀時,仍堅持認為自己太胖。部分患者出現運動過量、強迫嘔吐或使用緩瀉劑試圖減重。這些患者的併發症包括骨質疏鬆症不孕症以及心臟損傷[2]。女性可能發生月經週期停止的現象[4]。厭食症患者初步可分為兩類:限制型患者仰賴禁食和鍛鍊降低體重;暴食引吐型患者會間歇性地出現暴飲暴食,然後又用各種方法降低體重。厭食症平均發病年齡為17歲。發病之原因常伴隨著壓力事件,例如突然接下重任、離家念大學、準備聯考等。厭食症有可能在單次發作之後會完全康復,也有部分患者在體重恢復正常之後又再度發病。長期之死亡率大於一成以上,死因多半為飢餓、自殺、或者電解質不平衡等。

病因目前未明,部分基因組成對同卵雙生身上發生的影響往往多過異卵雙生[3]。重視苗條的社會文化價值也是提高罹病風險的重要因子[4]。此外,厭食症通常出現於高階競技運動、模特兒舞者等重視苗條的職業與活動[4][5] 。通常重大生活改變或引發壓力的事件,會導致厭食症的發作。厭食症確診的必要條件為明顯過低的體重,以身高體重指數(BMI)為判定標準,輕度為17以上,中度為16-17,重度為15-16,極重度為低於15。兒童係以按年齡段計身高體重指數百分數為主,低於5%者即為體重顯著過低[4]

厭食症的治療方式包括恢復健康體重、治療潛在心理問題與解決引發厭食症的習慣。雖然藥物無法幫助增加體重,但可以協助治療相關的焦慮抑鬱[2],有效療法包含雙親負責餵養自己孩子(也就是熟知的莫茲利家庭療法)與認知行為療法[2][6],部分病患需要藉由住院治療以恢復體重[4];然而目前尚未釐清以鼻胃管餵食對恢復體重有何助益之相關證據[7]。有些病患發病後治癒再也不會復發,但也有病患反覆發病多年的紀錄[4]。厭食症的患者一旦恢復正常體重,其併發症就可以得到改善或解決[4]

西方國家估計約 0.9~4.3%女性與0.2~0.3%男性曾在人生中某個時間點得到厭食症[8],某特定一年,約有0.4%年輕女性會發生厭食症,是年輕男性病例數量的10倍以上[8][4];目前未知開發中國家的發病頻率[4]。厭食症常見發病於青少年時期[2]。20世紀時,厭食症更加普遍,其原因目前尚未釐清,可能是因為發病頻率增加,或是診斷技術進步且更加方便[3]。1990年,全球因厭食症死亡人數為400人,2013年更增長到約600人[9]。飲食失調也會提高一個人的死亡風險,甚至在廣泛致死原因(如自殺)之中也是如此[2][8]。約5%厭食症病患會在10年內死於併發症[4]。「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一詞起源於1873年,最早使用的人是威廉·古爾[10]

患者分布

神經性厭食症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少有記載。目前該症主要存在於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地區,多數患者是女性,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出十倍,特別是少女和年輕女性,病發率約為150個15歲的少女,便有一位患者。目前認為該症有心理學神經生物學生理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因素;可能也與近年來大眾媒體宣揚過度纖瘦的女性體形有關。
引起原因

神經性厭食症更容易在10-30歲時發生;其中青少年較多機會。這是因為成千上萬的女孩子為了追求美觀,通過節食以達到苗條的身材。這樣的身材標準其實是不現實的。根據1799位日本女高中生的調查,85%標準體重的女生希望更瘦,甚至45%體重未達標的女生也想要更瘦。青春期女生十分重視他們的體重而且認為苗條的身材可以博得大家的喜愛。所以他們就刻意地控制自己的體重。同伴之間互相影響偏愛吃一些低熱量,低脂肪的食物。這樣通常會缺少營養,就會容易得神經性厭食症。
診斷和臨床症狀

根據ICD-10規定,肥胖被當作一般性醫學症狀,但是並未確立肥胖與心理、行為之間的關係。所以在DSM-IV並沒有將肥胖收錄在內。然而,若某些證據顯示特殊的肥胖個案之心理因素對其病程發展影響甚鉅,則可以使用「影響醫學狀況之心理因素」加以討論,包含心因性厭食症、心因性暴食症以及其他飲食疾患等。

心因性厭食症之基本特質為「患者拒絕維持正常之體重下限」,強烈害怕體重增加,並伴隨著對自己身材和體重的知覺障礙。已經開始行經的女性可能會伴隨著停經或無月經症。可以根據以下三項準則來判斷之:
體重就年齡與身高而言低於正常水準 (發育中的兒童或青少年的判定標準可以訂為「未增加預期之體重」)
患者本身強烈地恐懼體重的增加或肥胖。
常常伴隨著對自身身材與體重的看待方式扭曲。

心因性厭食症患者之自尊心受到其身材與體重影響極深,能夠成功減輕體重被視為自律的表徵,而變胖或者體重增加則被認為是一種恥辱和無法接受的自我控制失敗。有些患者也會承認自己是瘦的,但否認體重持續減少帶來的嚴重合併症。已經行經的婦女會有停經的表現,也常被視為是判斷該病患的準則之一。
亞型

心因性厭食症患者可以根據「有無規律暴食或清除行為」分為下列兩種亞型:
禁食型:體重下降是來自於節食、禁食、或者過度運動。
暴食型:或稱為清除型,本型患者多數每一星期至少從事一次暴食與清除行為,但並無最低限度。有的沒有暴食行為,但在少量進食之後即行催吐、灌腸、瀉藥等方式來排除食物。
併發症和預後

神經性厭食症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精神疾病,約有10%的患者死於營養不良、電解質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器官衰竭等併發症。兒童和青春期的患者因為缺乏營養可能出現生長遲緩、體內激素水平降低、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升高。
治療

對身體嚴重虛弱的患者,治療的首要目標是使其體重增加到安全的範圍內,必要的情況下可進行非自願的入院治療。其他體重偏輕的患者也可用增食慾或助消化藥來輔助治療。精神藥物治療上,有時用小劑量的抗抑鬱藥來減輕患者的憂鬱和焦慮症狀,但只作為輔助治療。一些研究則發現心理輔導可以幫助患者糾正對自身形象的認識和達到正常的進食習慣。
知名患者
凱倫·卡本特(Karen Anne Carpenter),木匠兄妹合唱團(Carpenters)鼓手及主唱,1983年2月4日死於神經性厭食症的併發症,得年32歲。
伊莎貝拉·卡蘿(Isabelle Caro),法國反厭食運動模特兒,死於2010年11月17日,得年28歲。
特蕾茜·格爾德,演員,主演《成長的煩惱

取自: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